洗碗精、洗衣粉——這些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的清潔用品,因為它們的混合化學品身份,消費者通常都會有不少自己的見解,但這些見解是真知灼見還是誤解呢?而大家習慣的使用方法又是否真的恰當呢?本期,我們就請到相關專家,為您一一解讀。
□認識誤區
■誤區 1 洗滌劑不安全
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,從小到大她一直使用洗碗精刷洗碗筷。但是最近,媽媽突然告訴她要使用小蘇打、食用鹼這些天然的東西做洗碗精,原因是媽媽聽說洗碗精是化學品,對人體有傷害。這是真的嗎?
專家表示,消費者這種觀念並不正確。首先,小蘇打、食用鹼也是化學品。洗碗精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的需求,選用更適合去污的原料,經過了更復雜的加工過程製程,所以有些人對其戴上了有色眼鏡。生產合成的洗碗精而其在世界上更是存在了一百多年。通過長期的使用驗證,它對人體是安全的。另外,專家還介紹,目前洗碗精所用的原料,都是世界公認的,經過對人和環境的安全性評估的。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及作業標準的產品,對人體、環境都是安全、無害的。
對於一些消費者關心的清潔產品殘留問題,專家解釋,只要在使用過程中,按照使用說明將物品表面沖洗乾凈,就不會存在殘留問題。
■誤區 2 濃縮產品不划算
很多消費者認為,市場上的濃縮產品比普通產品價格高,而使用中也沒感覺出有多少節省,所以很少考慮購買這種產品。專家介紹,其實使用濃縮清潔產品,不但省錢而且還能對節能減排做出不小的貢獻。
首先,對於消費者來說,使用過程用量更少、更省水,每次清潔的花費更少。濃縮洗衣粉與普通洗衣粉的去污效果體積比是1:4,濃縮洗衣精與普通洗衣精的去污效果比是1:2甚至1:3。簡單說,消費者每次清潔要達到相同的清潔效果,如普通洗衣粉需要1勺的話,濃縮粉只需要1/4勺即可。另外,濃縮洗滌產品具有泡沫低、易清洗等特點,因而在使用過程中更節水。因此,雖然看起來是濃縮產品更貴,可細算起來,單次清潔成本實際更低。從低碳、節能、環保方面考慮,濃縮洗衣產品也做出了貢獻。專家介紹,以洗衣粉為例,將普通洗衣粉全部轉化為濃縮洗衣粉,則洗衣粉使用量、包裝材料的生產量都會大幅下降。如果是廣泛使用的話,預計每年可減少數百萬噸的化學品使用和排放。
專家表示,濃縮清潔用品是我國清潔用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,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通過標示明確得知濃縮產品的用量,減少盲目使用。
□使用誤區
■誤區 1用量越大越好
使用洗滌產品並非用得越多洗得越乾凈,過量使用是浪費。使用時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的說明書,根據其推薦用量及衣物等的數量、污垢程度適量添加。否則不但浪費,產生過量的泡沫也不易清乾淨。
■誤區 2 泡沫越多越好
清潔時泡沫的多少,與清潔效果沒有直接關係。手洗時,產品產生稍多的泡沫會使洗滌手感更好。而機洗時,過多的泡沫反而會影響洗衣機的洗滌和漂洗效果,浪費電浪費水。據家用電器研究洗衣機檢測部介紹,洗衣機的測試均採用濃縮洗衣粉,高泡洗滌劑會導致洗衣機洗滌增加耗電、耗水10%-20%。
■誤區 3 浸泡越久越好
洗滌衣物時,最好浸泡半個小時。但洗碗筷則沒有浸泡的必要。一些消費者認為,將洗碗精塗在菜瓜布上使用效果才好。其實這也沒有一定之規,只要讓洗碗精適當溶解,即可發揮功效。
■誤區 4 混合效果加倍
在機洗衣物時,將洗衣粉、漂白水等混合使用是可以的。但手洗時,要戴手套防護。一些浴室潔廁產品或消毒產品不可與其他化學品混合使用,否則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。
■誤區 5 用時必須防護
普通居家用清潔劑產品是溫和、低刺激的,正常使用是安全的。不過,一般的清潔產品是偏鹼性的,如果是專業清洗人員長期使用還是建議佩戴手套。而廚衛用的一些重垢清潔劑,會在說明中明確告知如何使用和防護。
至於一些特殊用途清潔劑,如油污清潔劑、馬桶清潔劑等,會產生刺激性氣味。居家用清潔產品使用時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。單個產品的氣味,對人體無害,但也要看個人的習慣。如果覺得難以接受,可以更換其他品牌產品或採取必要防護措施也無妨。
|